为全面做好202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各类赛事工作,我院本着“早谋划、早准备”的工作态度,秉承“正青春、创青春,让创新智建未来”的创新理念,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,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,凸显“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、以赛促创”的育人作用,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,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,根据《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4)的通知》(教高函2024)的文件精神,学院决定举办建筑工程学院第四届“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5)”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组织机构
1.工作领导小组
组 长:宋岩丽 郭庆阳
副组长:赵晓通 陈 峰
成 员:贾 超 武雅蓉 王宝栋 汤嘉艳 专兼职辅导员
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,办公室设在教产研,负责日常协调管理工作。
二、工作要求
1.加强领导,高度重视。学院领导高度重视,成立工作领导小组,明确专人负责,组织做好学院比赛和项目推荐,积极动员团队报名参赛,特别是要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,加强对参赛团队的指导培训,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,鼓励学生结合专业技能勇于创造、敢于创新,调动全院师生的积极性踊跃报名。
2.加强宣传,广泛动员。抓好大赛宣传工作,赛前广泛动员,产教研办公室要提前发布大赛启动预通知,各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,召开学生参赛动员大会,组建项目团队,鼓励动员专业教师参与指导。赛后及时总结,深入开展交流,运用互联网、微信等新媒体手段,扩大和提升大赛的参与面、受益面、影响面。
3.认真组织,确保质量。要认真组织大赛的报名工作,保证参赛项目质量,争取把本项大赛办成高水平、高质量的赛事。认真做好初选的组织工作,及时报送参加学校大赛的推荐名单。
4.协同配合,确保支持。全院统一安排,各部门协调配合做好本次大赛组织工作。
三、参赛要求
1.参赛赛道和人员数量要求
参照《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4)的通知》(教高函2024)的文件精神,我校学生主要参加职教赛道、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赛道和产业命题赛道。相关赛道参赛要求详见附件3、附件4、附件5。
所有在校学生与毕业五年内学生均可参加,年龄不超过35岁。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,允许跨院系、跨学校组建团队,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,不多于15人(含团队负责人),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。指导老师每个项目限3人。
2.推荐项目数量要求
各部门要对所有推荐项目严格把关,认真组织,精心培育,对照各赛道方案内容,有重点、分类别、勤督促,确保推荐参赛项目的数量和质量,为参赛师生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。
四、奖项设置
1.学院设金奖、银奖、铜奖三个奖项,金奖占总项目的5%,银奖占总项目的10%,铜奖占总项目的15%。
2.学院设优秀组织奖,将根据各班级推荐参赛项目的数量以及晋级项目的质量予以评定。
五、赛程安排
1项目申报:5月10日前,各班将参赛名单(附件1、附件2)纸质版和电子版上报学院教产研办公室。其中,项目概述、实施思路须在导师指导下填写,做到结构清晰、要点突出、语句凝练。
2. 部门推荐:5月20日前,各班级将参赛项目策划书电子版统一交回学院教产研办公室。
教产研办公室邮箱:15034177111@163.com
3.院赛评审:5月25日前,学院将组织专家统一进行评审并公示结果。
4.校赛推荐:根据学校安排,择优推荐项目参加校赛。
(编辑:汤嘉艳 初审:贾超 复审:郭庆阳 终审:宋岩丽)